通知公告: |
记者 余运西
1915年,20岁的吴绍青因参与学生运动,被安徽芜湖萃文中学的美国校长停了学籍。一直资助他上学的舅父邀他到上海面粉厂当助手,却被他婉言谢绝,一个不容辩驳的理由是“吾已立志学医”!然而,求学的过程却一波三折。起初,他在报纸上看到汉口英籍医师招收学生的启事后,便立即启程前往,却发现并非正规医科学校招收学员。几经辗转,他才得以报考由颜福庆等创办的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并以优异的成绩被招收为该校第一班插班生。1921年,第一班10名学生毕业,吴绍青和张孝骞、应元岳、汤飞凡、姚克方、周诚浒等一同迈出校门,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最初,吴绍青在上海工部局传染病院任住院医师,后又转到南昌医院任内科医师。1929年,他赴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深造,在斯科特(Scott)和福伊克纳(Foikner)教授指导下研究血液病,并共同发表了一篇题为《白血病的治疗》的论文。该文被西塞尔《内科学》第3版列为参考文献。此时,吴绍青患上了轻度肺结核,住进纽约多都疗养院休养。这次患病体验,无形中促成了他人生中一个重大转折。养病期间,他以医师身份参加了该院的胸腔会议,深感肺结核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回到波士顿后,他改攻肺科学。
回国后,吴绍青在南昌西郊创办了肺结核疗养院。担任上海医学院肺科教授后,他又在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今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前身)内拨出数间房屋,并通过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置办了X线机和其他仪器,创建了上海肺病中心诊所。在吴绍青的努力下,因抗日战争而中断的中国防痨协会得以恢复。他还团结上海市原有的两个结核病医院和两个肺病诊所的约200名专业医师,举办各种训练班,扩大防痨队伍。1944年,吴绍青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再度赴美,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任研究员。他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周密考察了美国的防痨机构和设施,深入了解肺结核预防和治疗新进展。
1951年国外报告异烟肼对医治结核病有效。第二年,吴绍青就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协作,研制出了国产异烟肼。经上海第一医学院药理教研组分析,国产异烟肼被证明疗效高、副作用少、价格低廉。接着,他又与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教研组和微生物教研组协作,进行结核菌对异烟肼的耐药性与致病力的关系的研究,为结核病人长期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1957年,吴绍青作为我国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出席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防痨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这一研究结果。
肺功能测验最早在我国只有最简单的肺活量测验和测验常数。1956年起,吴绍青将新陈代谢仪改为肺量计,开展肺功能测验。此后5年间,他陆续发表有关肺功能测验的论文24篇,并于1961年编写出版了《肺功能测验在临床的应用》一书。这是我国第一本有关肺功能的专著。1959年,吴绍青与其他有关专家合作编写了《结核病学》、《实用肺结核病治疗学》等书,对肺病学知识在我国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吴绍青就曾指出,在抗生素和抗结核药物问世后,肺结核和肺部急性炎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一部分病例必将演变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吸烟、大气污染和各种过敏原的长期作用,助长了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癌的患病率的上升。1979年11月,吴绍青抱病在全国结核病防治学术会议上作报告,阐明了我国控制和消灭结核病的关键性问题,指出了肺科学工作者科学研究的方向。
吴绍青是一位严苛的学者。他规定自己每年至少写一篇科研论文,每篇论文最少修改3遍,多则五六遍。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曾处理过吴绍青稿件的老编辑无不赞赏他:不论中文稿、英文稿,只要是吴绍青的,几乎无需改动一个字、一个标点。 他的教学方法独特,对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进修人员各有一套培养方法,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教学讨论和胸腔会议等各种形式循循善诱。据统计,全国有11所医学院校的肺科主任是吴绍青的学生。
1980年3月16日上午,吴绍青抱病指导年轻医师翻译《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理论》(英文)专著,并邀上海市结核病中心防治所陈恒医师汇报上海市近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下午,他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就在两天前,他还为南京军区后勤卫生部办的《内科主任、主治医师呼吸系疾病进修班讲义集》完成了前言和一篇讲话稿。
(注:本文参考了《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一书)
网络编辑: 来源: 健康报
门诊:0791-88862212
纪检:0791-88862267
急诊:0791-88862291
预约:0791-86761310
“4+X”勤廉医院建设专项整治举报电话:88862267
医疗:0791-88862309
医保:0791-88862268
投诉:0791-88862216
体检中心:0791-8886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