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专访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眼科泪道疾病及眼整形专家钱筱英主任医师
2011年8月25日
(本网讯 王琳)流泪是人们含蓄地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古往今来,“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意境胜过千言万语,受到文人骚客的推崇。在古诗词中随处可看到眼泪的影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但并非所有的流泪都是情绪的宣泄,近期,本报接到一些读者电话,无缘无故的流泪困扰了他们的生活。日前,记者就各种不明原因引起的流泪问题采访了泪道疾病专家、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眼科钱筱英主任医师。钱主任是该院眼科科副主任,从事眼科专业三十年,尤其在泪道疾病、眼整形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提醒一:迎风流泪并非都是沙眼
一见面,钱主任给记者讲了熊女士的故事。不久前,年过半百的熊女士找到钱主任诉说她的烦恼。熊女士眼睛有时为什么会无缘无故会感觉像要落泪似的,或者有时被风吹了也会有泪水出来。走在街上,路人常常因此对她侧目。熊女士以为是得了沙眼,在药店买了些眼药水自己在家里滴一滴。因为眼睛不痛不痒,也不肿,对视力也没什么影响,熊女士没有引起重视,并没有到医院就诊。后来时间一长,眼睛出现了问题,在眼角内眦冒出了一些脓水,这才引起了熊女士的重视,赶紧来到南昌市第一医院诊治,经钱主任检查,才确诊是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到底是怎么回事?钱筱英主任介绍,慢性泪囊炎是最常见的眼部疾病,发病率约10%。慢性泪囊炎由于长期的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伴发细菌感染,主要表现是“泪流满面”,这类患者因为普遍没有局部疼痛、皮肤红肿等不适,所以容易被忽视。钱筱英提醒:“很多人会将慢性泪囊炎和沙眼混淆,往往忽视了治疗,延误了治疗时机。由于泪囊是眼睛最大的细菌库,泪液中大量细菌随时会感染眼球,就很容易发生细菌性角膜炎,甚至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因此,建议患者重视无缘无故的流泪问题,不要自己随意选择眼药水,应及时去专业眼科明确诊断”。
提醒二:鼻泪管支架植入微创手术即可治疗慢性泪囊炎
患上慢性泪囊炎该如何治疗呢?钱筱英告诉记者,过去眼科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传统手术方是泪囊鼻腔吻合术。就是在面部做切口,将泪囊造口与鼻腔粘膜吻合,改变通道,使泪囊内炎性分泌物直接流入鼻腔,而不经过阻塞的鼻泪管,达到治疗目的。这种传统的眼科手术会在面部留下明显的疤痕,且手术过程较为复杂、恢复时间长,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她采用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该技术从鼻腔逆行扩张鼻泪管,不需开刀,术中无痛苦,出血少、无疤痕,15分钟便可顺利完成手术,无需住院,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微创、美观和不改变鼻泪管生理构造的优点。钱主任介绍,她已经成功运用人工鼻泪管支架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数百人。
提醒三:新生儿眼屎多小心先天性泪道堵塞
80后的马丽剖腹产生了个可爱的儿子,全家人喜滋滋的,可没过几天全家人却高兴不起来了。原来,宝宝双眼总有眼屎,刚开始,全家人都认为是正常的眼睛废物排泄,就没有太在意。没想到眼屎却越来越多了,虽然马丽每次都很小心地为儿子擦拭,但没过多久双眼又有了黄黄的眼屎,这下引起了家人的警觉,赶紧抱到医院。经过检查,钱主任确诊宝宝患有小儿先天性泪道堵塞。为宝宝进行了几次泪道冲洗治疗后,宝宝的眼病治好了。
小儿先天性泪道堵塞的原因是什么?钱主任介绍说,原来胎儿时期鼻泪管末端有一层膜封闭,出生时受产道压力等作用,可以自动破裂,泪道就贯通了。如今很多产妇都是破腹产,由于婴儿在母体内未进行挤压,出生时那层薄薄的膜部分或全部遮盖鼻泪管开口,造成先天性泪道堵塞,这种病是新生儿常见眼病之一,在剖腹产宝宝中发病率为10 %。一般来讲,3个月以内的宝宝通过泪道冲洗治疗,就可疏通泪道;如果冲洗后依然堵塞,在满3个月后进行泪道探通术式插管手术,根据孩子的生理状况,适宜手术的最佳时期在3个月到6个月之间。
“新生儿先天性泪道堵塞起初时不太容易引起家长的注意,虽然这个病可以在年龄大了以后再进行手术等治疗,但是可能是以牺牲了宝宝的视力为代价。”钱筱英提醒说,在宝宝出生后,应特别注意观察是否有泪眼汪汪、眼屎增多等现象,如果有上述症状,应尽早去眼科诊治。
门诊:0791-88862212
纪检:0791-88862267
急诊:0791-88862291
预约:0791-86761310
“4+X”勤廉医院建设专项整治举报电话:88862267
医疗:0791-88862309
医保:0791-88862268
投诉:0791-88862216
体检中心:0791-8886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