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2011-9-3 (本网讯转载至南昌晚报 记者 陈龙)为救治一名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导致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的产妇, 医院从省、市血库调集了4万多毫升血液制品,30多名医护人员全力抢救近11个小时,终于挽救了母女俩的生 命。昨日,记者从南昌市第一医院了解到,在医务人员果断、及时的抢救下,来自新建县流湖的产妇小杨(化 名)已经剖腹生下一早产女婴。母女俩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但仍未脱离危险期。
3 “来的时候浑身都是血,下身血流不止。”昨日,在南昌市第一医院北院,隔着重症监护室玻璃透视窗,记 者见到了这位幸运的产妇和精心救治她的医护人员。仍然虚弱的小杨向医务人员努力地竖起了大拇指,用目光 告诉我们她对大家的感激之情。在护士的一直鼓励下,小杨坚强地配合医生完成了换药等治疗。 接受采访时,医护人员回忆起小杨被送进医院抢救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抢救的场面惊心动魄,行医这么 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出血这么严重的,以前用个几千毫升血液已经是很少见的,庆幸的是,我们终于击溃了死 神!” 记者进一步采访得知,8月31日下午2点,怀孕8个月的小杨突然大出血,并出现休克,丈夫赶忙叫来救护车 将她送往南昌市第一医院北院急救。 当时负责抢救的妇产科主任李玉群告诉记者,小杨出血的原因是由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有胎盘植入,当 时血流不止,血压为零,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情况十分危急,两条生命危在旦夕。医院当即召集南、北两个院 区的妇产科、外科、麻醉、儿科、血库等多个科室的30余名骨干医护人员对产妇实施紧急手术抢救。 “从下午2点到晚上1点多,整个抢救过程用了11多小时。”李主任说,医务人员分两组实施抢救,一组抢救 母亲、一组抢救刚出生的早产儿。经过抢救,目前母亲和宝宝的生命体征平稳,但仍未度过危险期。 一位隔壁病床的家属告诉记者,患者送来后,医务人员第一件事就是大叫:先抢救、后挂号,别耽误抢救 时间。患者立刻被送进急诊手术室。院长亲临指挥抢救,很多专家赶来会诊,医院两部电梯专门用来送血液、 调集专家和药品。一名血库验血员就在床边做血液交叉配型试验。在小杨进院抢救以来的42个小时,李玉群、 邹敏芸主任一直守在医院没有回家。在现场,记者看到十余位家属等候在重症监护室门外。丈夫被吓得不知所 措,还是在医务人员帮助下办理了住院手续。虽然仅缴纳一部分费用,家属表示,看到医务人员不遗余力地抢 救产妇,家属非常感动,亲朋好友都在凑钱缴纳抢救费用。 “小杨属于疤痕子宫,之前曾做过两次剖腹产。”医护人员告诉记者,在进手术室后,实施抢救的医生发现 患者小杨已经出现全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极其凶险,出血量极大,需要的血量不可预估。如不能及时输血,后 果不堪设想。 医院立即联系了江西省血液中心和南昌市血站,请求紧急调来O型血支援。为了争取抢救时间,医院专门派出 了两辆救护车分别赶往省、市血库轮流运血。最终,由两家血库调来的O型血浆、血小板等共4万多毫升的血液制 品,才及时保证了抢救的顺利进行。 妇产科李主任介绍说,普通人体内的血量约占到体重的8%,4万毫升的血液等于将体内的血液换了八、九遍。 “小杨的得救又一次创造了生命救治的奇迹!”记者了解到,由于南昌今夏O型血库存本就十分吃紧,小杨的这 次手术已经用光了南昌市所有O型血的库存。 虽然小杨只有24岁,但她此前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今年是她第三次妊娠。记者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外见到 了小杨的家人,她的丈夫正在照看他们的两个女儿。 “这是大女儿,三岁;这个是二女儿,今年不到两岁。”小杨的丈夫告诉记者,他刚出生的三女儿在病情稳 定后已被转往其他医院继续接受治疗,目前病情还稳定。小杨的丈夫说,她们夫妻俩一直租住在南昌市区,他 一人打工,小杨则在家里带孩子。“我也没让她干活,不知道怎么会出血这么厉害。” 医护人员告诉记者,小杨的前两次妊娠都是剖腹产,所以导致疤痕子宫。“从医学的角度,剖腹产两次, 我们就不建议再生养,更何况几次间隔又那么近。”从医务人员疲惫但专注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大家此时最 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这对母女平安,早日脱离危险期。 [object Object]
在重症监护室接受继续治疗的小杨
门诊:0791-88862212
纪检:0791-88862267
急诊:0791-88862291
预约:0791-86761310
“4+X”勤廉医院建设专项整治举报电话:88862267
医疗:0791-88862309
医保:0791-88862268
投诉:0791-88862216
体检中心:0791-8886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