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 院长信箱 | 人才招聘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南昌市第一医院 官方网站!

关键字: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医院新闻

乡村社区,一支“名医团”在行动

发布时间:2014-07-18       浏览量:1921

  ——南昌市第一医院“服务在基层、健康进家门”活动纪实

(本网讯 王琳)“今天是我们社区勒冬香老人康复出院的高兴日子,我不光要转达勒老一家的感激,还要代表社区群众感谢你们,你们的专业指导让老人们看到了社区体检的价值。”7月8日,新祺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司军莲副主任向南昌市第一医院送医服务队电话“报喜”。

    原来,今年6月4日,南昌市第一医院送医服务队到新祺周社区指导开展老人慢性病体检时,心血管专家刘健清和神经内科周凤会诊后发现,74岁的留守老人勒冬香有严重脑病的前兆。他们和卫生服务中心于是快速将老人就近转诊。勒婆婆因第一时间接受了急诊脑瘤手术,生命得以转危为安。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现在好了,咱村里也有糖尿病饮食营养师了,再也不用跑南昌看医生了!”近日,新建县大塘乡55岁“老糖友”胡大妈在邻里间奔走相告。自从村里医生学了糖尿病饮食盘技术后,村民也有了专职糖尿病饮食治疗师。

   胡大妈是南昌市第一医院糖尿病饮食盘技术在新建县推广的众多受益者之一。今年5月,该院送医服务队对新建县150余名基层医生推广糖尿病饮食盘技术,使这一安全、绿色的适宜技术落地到村,帮助糖尿病患者不出村就能得到专业的饮食指导。

  慢性病专家走进乡村体检室,糖尿病饮食盘适宜技术下乡,只是南昌市第一医院落实南昌市卫生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服务到基层、健康进家门”主题活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南昌市卫生局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抓住行业特点,开展了“服务在基层、健康进家门”主题活动。为此,南昌市第一医院组建了一支由心脑血管、糖尿病、老年性眼病等慢性病专家、医院管理干部和社区工作部工作人员组成的送医服务队。他们到基层服务,着眼于为基层医疗机构推广群众急需的适宜技术,并帮助基层医院提高管理水平;同时送健康上门,将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作为服务载体,走进社区和乡村体检室,指导社区医生开展老年人慢病健康指导与防控。可谓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截止目前,南昌市第一医院送医服务队到部分县乡开展乡医培训500多人次,对接了永修县等11个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进修指导;蹲点指导了南昌县22家乡镇卫生院医院管理;指导东湖区、青山湖区、高新区8个街道76个社区4个乡镇45个乡村,7359位老人慢性病体检服务,同时建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深入调查研究,让服务基层和上门送医更有的放矢

  春节刚过,南昌市第一医院社区工作部即赴多地调研:基层医院到底缺什么?基层群众健康需要什么?

  调研中,基层卫生院院长们反映:这些年,卫生院硬件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来对口支援的大医院专家不少,带来的技术项目也不少。但多数投入高,风险高,技术难度高造成“水土不服”。再者,大家普遍对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升卫生院整体服务能力有心无力。“想从上面请专家下来指导很难,有时请来一两个专家,最多待半天就走,而医院管理改进是个系统工程,要达到预期效果很难”。

  卫生服务中心同志也反映:近几年来,政府为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确实给基层老人带来了福音。可年年体检一个样,缺乏针对性,大家积极性不高。随着慢性病一年年增多,“咋吃药,咋康复、咋预防”的问题越来越多,基层医务人员慢性病管理专业知识缺乏,老人们对此不满意。”

   毫无疑问,基层服务需要的是接地气的的医疗适宜技术,符合院情、乡情的医院管理经验。百姓健康需要的是随着疾病谱变化而改进的个性化体检服务外加专业化的健康指导,以及持续有效的慢性病防控跟进。

  南昌市第一医院陈园院长向记者坦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是群众,基层和群众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

   日前,记者跟随南昌市第一医院送医服务队走基层,进乡村,实地体验该院送医服务。

   贴近基层需求,送适宜技术也指导医院管理

   酷暑将至,青山湖区各村卫生所都张贴了“无泡穴位灸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三伏贴预约通知,乡医小李告诉记者,村民预约很踊跃。

 “无泡穴位灸贴防治支气管哮喘”是南昌市第一医院一项科研成果,获今年市科技进步奖。原先要做这项治疗,村民们必须赶早到南昌市第一医院排队,有时一天下来都轮不上。通过乡医培训,如今,乡医可以在当地开展治疗,深受村民好评。

   在南昌县某乡村卫生院,记者见证了南昌市第一医院送医服务队的院感、护理、医疗专家当面反馈卫生院管理的一幕:“我们发现抢救车中药品数量不统一,无药品登记本,多种药品已过期,如肾上腺素、多巴胺、丁胺、呋塞米,希望改进。”

    不仅如此,专家们还形成了长达4000字的《南昌县乡镇卫生院指导反馈意见》,犹如给卫生院提供了一份详细的规范管理操作手册。

“每天下到卫生院,虽辛苦但很有意义。希望通过帮扶、指导卫生院的管理,使群众今后不出社区、村子,就能享受到安全、标准的医疗服务。”院感科主任周斌如是说。

  一位卫生院负责人表示,这次大医院沉下心来指导,让医院管理有了明确的改进方向。

  记者了解到,南昌市第一医院送医服务队蹲点指导的基层医院覆盖面还在不断扩大,许多县区听说后主动来联系对接。

   指导健康体检,普查并开展慢性病管理

  6月19日清晨6点30分,记者和三位送医服务队员乘车赴罗家集指导当地医务人员做老人健康体检。三位服务队员分别是心血管内科童一帆医师,眼科梅艳主任,社区工作部主管护师小胥。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驶,汽车在罗家镇楼付村一栋简易民房停下来。罗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体检车也同时赶到。

  楼付村60岁以上老人有70多人。老人们发现,今年的体检和往年不一样。

  刘贵香老人躺在临时搭起的心电图检查床上,罗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龚建兵做好检查后,将结果交给童一帆,再由童一帆来指导问诊。

 “老人家,你平时会头晕吗?你有冠心病的症状,建议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童一帆询问刘贵香。“真的会头晕哦,还以为年纪大了就会这样。”

  74岁的胡招第当天一瘸一拐地被孙子搀扶来体检,其心电图显示房颤十分严重。童医师一问,胡招第果真有8年中风史。“要赶紧住院,如果中风再发,你很可能动都动不了!”童一帆再三叮嘱……每位老人,都能得到童一帆和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要不要紧,怎么吃药,要不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年年体检,没有像今年这样被问得这么仔细的,以前检查完了就回家,有问题也不会注意。”村里老人一致称赞道。

  童一帆表示,现代疾病谱变化很大,慢性病发病率升高。过去,老人体检忽略了慢性病以及它对靶器官的损害,缺乏个体化设计。现在,他们正帮助基层改变这一状况。

“今年南昌市第一医院的专家下来指导,弥补了我们人才、技术等的短板。”龚建兵坦言。

  让龚建兵欣慰的是,南昌市第一医院把眼科专业设备也带来了。“老年人得眼病的特别多,年年都有老人找我们反映眼病问题。我们没有设备和眼科医生,只能束手无策。”

  果然,梅主任的眼底检查仪前排起了长队。“眼睛看得见东西吗?是白天看不见还是白天晚上都看不见?”每检查一位老人,梅主任都要反复询问。

  记者注意到,梅主任手边一本软皮抄密密麻麻写满了患者的病情、联系方式等。梅主任表示,医院会有专人登记回访,跟踪诊治情况。

  恪尽职守勇担责,群众健康挂心头

  关于慢性病,有这样一组数据:截止2012年,我国确诊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达到了70%;未来20年,40岁以上的人群中,慢性病患者人数将增长两倍甚至三倍。

  无独有偶,在基层,记者也深刻体会到慢性病对群众健康的巨大影响。而无论是听到、看到的,都是送医服务队关于慢性病的防控宣教和技术指导。

  陈园院长介绍说,国家明确要求医疗机构要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慢性病诊疗、康复服务提供技术指导。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使得南昌市第一医院在慢性病普查和防控上不遗余力。记者了解到,该院不仅开展了脑卒中预防筛查、H型高血压防治、糖尿病眼病早诊早治等多个慢性病防控项目,还鼓励临床开展慢性病防控适宜技术研究。几年来,10余项适宜技术获批向基层推广。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也正是这份责任引领下,无论是鄱阳湖之滨,还是柘林湖畔,无论是社区巷口还是乡村阡陌,都留下了南昌市第一医院送医服务队的脚步。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宗旨:使人民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优质、专业的医疗服务。

                                                                    

20140718110837338.jpg



联系我们

门诊:0791-88862212

纪检:0791-88862267

急诊:0791-88862291

预约:0791-86761310

“4+X”勤廉医院建设专项整治举报电话:88862267

 

医疗:0791-88862309

医保:0791-88862268

投诉:0791-88862216

体检中心:0791-88862328

备案信息:

Copyrights © 2015  南昌市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257号
备案号:赣ICP备09010013号-1
(洪卫网审 [2015] 第 1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