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 院长信箱 | 人才招聘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南昌市第一医院 官方网站!

关键字:

  您的位置: 首页 > 内科 > 医学科普

内科

医学科普

秋冬怎样选用膏方调养身体?

发布时间:2020-01-07       浏览量:9485



1、冬令季节有什么特点?冬令易发哪些疾病?


冬季天寒地冬、植物枯萎、昆虫冬眠,呈现一派萧条收藏的景象。医学专家研究证实:寒冷可使人体血管收缩,血流变慢,T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寒冷可诱发许多慢性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中风、流行性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哮喘、糖尿病、腰腿痛、关节痛、胃病、及低体温综合征等;尤其上呼吸道免疫功能降低,抗病能力下降,极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导致肺心病、心衰,甚至引起死亡。


冬季气温低,人体为了保持正常的体温恒定,就需要释放、消耗体内的能量。因此,与其他的季节相比,冬天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较低水平状态,这在中老年体质虚弱者和慢性病患者身上表现得尤为显著。


2、冬令为什么要进补调养?


冬天又内应于肾,"肾者,主蜇,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藏精,冬天应固摄于内,以备春天生命活动亢奋之需。因此,冬令是进补的大好时令。实践证明:冬季寒冷,进补之物中的营养物质不易很快从尿液和汗液中散失,药力易于蕴蓄而发挥较大功效。因此,冬令进补不仅可防止因寒冷致病,而且能满足春天生理功能活跃的物质需要。所以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令进补,明春打虎"之说。尤其是因受凉易发的一些疾病如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易感冒的中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疾病、胃病、关节病变、性功能低下者,冬天怕冷者,白领阶层的亚健康人群,皆是进补膏方的大好季节。


3、进补有何作用?


进补,就是合理就用补品滋养脏腑、组织、器官,培补阴阳、气血、精髓,补充人体的营养,满足其功能活动的需要,最终增强体质。具体地说,进补具有下列作用:补充人体的营养物质;调节或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抗衰防老、延年益寿等。


入冬服用膏滋药,有四大特点: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于中医进补是遵循辨证施补的原则,所以中医膏方针对性强、适合各类个体;二能调整阴阳,平衡气血,改善五脏六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进服滋补膏方不仅能够治病防病,更具有抗衰延年益寿作用;三是服用简便省时,且易入口,人们乐于接受,对治疗慢性虚弱性疾病、亚健康状态等更为适合;四是膏滋方作用全面,常可产生双向调节功能,有利于慢性疾病的康复。


人体之虚,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分,故进补之前需请有经验的中医医师指导,方可有的放矢,辨证施补,虚什么补什么,哪个脏器不足,补益哪个脏器。以药性而言,可分温补、清补、平补。温补,是用温热药对阳虚者进行补益;清补,是应用寒凉药对阴虚者进行补益;平补,是应用药性比较平和的药物对一般虚弱者进行补益。


4、中医滋补膏方是怎么回事?


中医滋补膏方,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突出辨证施补的原则。每一种补品如同中药一样,具有寒、热、温、凉四性和咸、酸、苦、甘、辛五味,因而能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和五脏六腑,从而发挥其补养作用,用于保健和医疗。但是,每一种补品只能适用于一定的体质和不同的病情。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体质和不同的病情,选择适宜的补品,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比如:气虚阳虚体质,用药宜甘温益气助阳,不宜用滋腻阴柔之品,以防伤阳滞气;血虚阴虚体质,用药宜甘凉柔润、养血育阴,不宜用辛温宣散燥热之品,以防伤阴耗血。形体瘦削的人多阴虚,多虚火,用药不宜过于温燥;肥胖的人多气虚,多湿痰,用药不宜过于滋腻,可适当加入健脾化湿芳香之品;性格忧郁内向的人多肝郁,多气滞,可适当加入疏肝利气之品……


5、进补要注意哪些事项?


(1)进补要注意年龄、禀赋的区别。(2)进补时必须针对气血阴阳的不同虚损情况而施治。①气虚阳虚体质,用药宜甘温益气助阳,不宜用滋腻阴柔之品,以防伤阳滞气;②血虚阴虚体质,用药宜甘凉柔润、养血育阴,不宜用辛温宣散燥热之品,以防伤阴耗血。③形体瘦削的人多阴虚,多虚火,用药不宜过于温燥;④肥胖的人多气虚,多湿痰,用药不宜过于滋腻,可适当加入健脾化湿芳香之品;⑤性格忧郁内向的人多肝郁,多气滞,可适当加入疏肝利气之品。


对于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或者体质虚弱、有气血阴阳亏损者,单靠食疗往往不能达到调补的目的。而且,这些患者大多脾胃功能欠佳,需采用膏方药补方法予以调养。


6.进补有哪些原则?


进补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精神指导下,应用补品进行保健和治疗的法则。它对于确定补养方法,选择补益药物具有普遍意义。进补原则大体包括辨证施补、顾护脾胃、适合个体、谨防留邪和顺应自然等5个方面。


(1)辨证施补:就是必须根据虚证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进补方法,达到补益的最佳效果。(2)顾护脾胃:进补必须顾护脾胃。(3)适合个体:应根据各自的体质、年龄、性别、职业等具体情况,因人制宜地选择不同补品。


人的体质有阴阳强弱的不同,因此在补品的选择上就要有所差别,比如:①容易上火,舌质瘦红,进服补品就宜偏向甘凉清补,而不宜辛热温补。②阳虚体质的人,形体多丰腴,肌肉较松驰,较常人怕冷,舌体胖大,进取补品就宜偏于甘温,而不宜寒凉之品。③素体脾胃亏虚者,常面黄易疲倦,饮食量少,容易出汗,偶食寒凉或油脂则大便溏稀,选择补品时就不宜用生冷、厚腻、粗硬之品。④素体湿盛者,常为形体丰盛,面部多油光,晨起多咯痰,舌苔厚腻,选择补品应清淡,忌肥甘油腻,戒烟酒,以免助湿生热。


人的年龄不同,其生理状况也有一定的差别,因而进补的侧重点也就有别。①青年时期脏腑功能健旺,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志趣游移不定,自制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情志疾病,因此补养应注意养心安神。②及至中年,"肾气衰,发堕齿落"、"肝气衰,筋不能动"。此时上有老、下有小,社会压力重,常常体力心力交瘁。免疫功能、视听功能、记忆功能、性功能均见减退,进补时尤应注意培补肝肾,以减缓衰老的速度。中年补养确很重要,不但能使中年时期身体强壮,同时也为老年时期打好延年益寿的基础。③到了老年,"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此时心肺脾肝肾均见虚衰,补养应兼顾五脏,全面考虑。其中尤以肺、脾、肾为补养的重点。


男女性别不同,其补养的特点也不尽相同。①男子为阳刚之体,常常因心肝火旺或房事过度而耗伤肾精,因此要注意补养肾精。②妇女则有行经、妊娠、分娩和哺乳等生理特点,在经期进食补品宜温,切忌寒凉酸冷,以适应"血气喜温恶寒"的生理特点。若不注意,过服寒凉补品,能使血管痉挛收缩,引发痛经,甚至闭经。怀孕期间,由于"产前一盆火",进补宜以清平为原则;分娩后则气血多虚,血液上行化为乳汁,以供哺乳,所以当用血肉有情之品补益气血,且性宜偏温。因产后体质多属虚寒,故有"产后一块冰,寒物要当心"的说法。现代研究认为,妇女从45~55进入更年期后,内分泌会发生暂时性紊乱,出现植物神经失调的症状。此时进补当从调补阴阳着手,兼养肝血。


职业的不同,其补养的要点也有所不同。①脑力劳动者补养应以补心、补脾、补肾为重点。②体力劳动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因肝主筋,主管身体的运动;脾主四肢、肌肉;肾主骨充髓,体力劳动者的进补应以补肝、补脾、补肾为重点。


顺应自然根据四时补品的选择应注意:春宜甘平,夏宜清凉,秋宜甘润,冬宜温热。


7.哪些病人不宜进补?(1)实证者一般不宜进服补药,以免恋邪伤人,延缓病程。(2)感冒者一般不宜服用补品,以免诱邪深入,延长病程。(3)热证者忌用温热性质的补品,以免助热耗阴。(4)寒证者忌用寒凉补品,以免助寒伤阳。(5)痰湿证忌用滋腻甘凉补品,以免助湿生痰。(6)阴虚证或阴虚体质者,忌用温热类补品如人参、胎盘、鹿茸等,以免更损阴津。(7)阳虚证或阳虚体质者忌用寒凉性质补品,如麦冬、生地、鳖、龟等,以免更伤阳气。



联系我们

门诊:0791-88862212

纪检:0791-88862267

急诊:0791-88862291

预约:0791-86761310

“4+X”勤廉医院建设专项整治举报电话:88862267

 

医疗:0791-88862309

医保:0791-88862268

投诉:0791-88862216

体检中心:0791-88862328

备案信息:

Copyrights © 2015  南昌市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257号
备案号:赣ICP备09010013号-1
(洪卫网审 [2015] 第 16 号)